《震灾防御技术》为季刊,2006年创刊,是一本全面反映震灾防御技术研究与应用的杂志,力求为研究机构、大专院校、勘察设计部门、工程建设部门和震灾防御技术管理部门搭建一座桥梁,促进科学技术的转化和应用,提高重大工程与城乡基础设施的地震安全水平。
《震灾防御技术》刊登内容涉及:场地安全性评价技术、地震区划技术、工程结构与生命线设施震灾防御技术、地震小区划与地震活断层探测技术、城市震害预测技术、工程地基勘测技术、地震信息网络技术、地震灾害评估、地震应急救援、仪器研制等。本刊发行面向相关研究机构、大专院校、工程设计院、勘测设计院、震灾防御工程建设单位、各级震灾防御管理部门和事业单位及个人。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
理论与技术研究、工程应用实例、国内外动态、震害实例及经验教训、法律法规
1.来稿请按如下顺序打印文章标题,作者姓名,单位,中文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其中文章标题、作者姓名、单位、摘要、关键词、图名、表名须同时提交英文版。如本研究工作受到基金资助,请在文章首页(脚注)注明获得何种基金资助及资助项目编号;中、英文摘要应保持一致,具有独立性与自明性,要求阐明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2.图件要求准确清晰。计算机绘图,激光打印,也可用黑墨绘制。
3.参考文献在文中标注采用著者姓名和出版年制,如:反映了构造活动力源主要来自太平洋板块向西对欧亚板块的挤压(丁祥焕,1999;陈玉等,1982)。其中两个以上作者只需给出第一作者。当引用同一作者在同一年代两篇以上的文章时,请在年代后加注a,b,……。如上列中的(丁祥焕,1999a;1999b)。
参考文献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
4.未公开发表的资料可以在文中加脚注说明。
5.同时还需提交第一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最高学历获得时间,职称,主要研究领域,e-mail地址。
投稿是否采用,由本刊编委会最后审定。编辑部可以对投稿作文字修改、文字删节。在收到投稿后2个月内,本刊将通知作者来稿是否录用(或修改稿件通知)。请勿一稿两投。作者收到修改稿件通知后,应在1个月内将修改稿寄回本刊。
①本页面非期刊官网,不以期刊名义对外征稿,仅展示期刊信息做参考.投稿、查稿,请移步至期刊官网.
②如果您是期刊负责人且不想本平台展示期刊信息,可联系在线人员予以删除.
③如果需要学术咨询服务可以联系学术顾问了解服务明白纸.
不成功退款,无后顾之忧,风险服务升级。
资质许可齐全,合规经营,用户权益有保障。
刊物在国家新闻出版署网可查,抵制假刊、增刊。
交易均通过对公账户,资金安全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