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了解学术期刊目录级别、选刊、行业刊物等解决方案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创刊于2005年5月,由中国气象局主管、国家气候中心主办的气候变化研究领域内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综合性学术期刊。目前期刊是北大核心+CSCD+AMI扩展+卓越期刊,其学术价值和含金量在国内还是比较认可度,特别是评职人员,具体期刊详情如下:
1、期刊基本信息
ISSN 1673-1719
CN 11-5368/P
主管:中国气象局
主办:国家气候中心
合影响因子:6.538
综合影响因子:4.441
WJCI分区:Q2
出版周期:双月
是否收费:是
2、征稿方向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主要发表国内外气候变化研究的最新成果与进展,以及与气候变化有关的交叉学科,如地球科学、生态与环境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论文;报道全球变化最新的观测事实、重要信息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适应、减缓措施和技术研究成果等;及时反映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各类国际、国内重大活动、重大科技计划及国际环境外交谈判的信息。主要栏目有:“气候系统变化”、“气候变化影响”、“气候变化适应”、“温室气体排放”、“对策论坛”、“简讯”、“人物春秋”、“信息与动态”等。
3、发表周期:本刊论文的发表周期一般为4-8个月。
4、篇幅
来稿应力求精炼,图表和参考文献不宜过多。一般情况下论文(包括图表和参考文献)以6000~10000字为宜,文前有20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文后附英文摘要,并在中英文摘要后列出3~8个关键词。
5、国内评审单位认可度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在国内学术界具有较高的认可度,尤其在环境科学、气候政策、气候模型等领域。该期刊被北大核心期刊、CSCD、统计源期刊、科技核心期刊等收录,是环境科学领域的重要学术平台。此外,该期刊的编委和审稿人多为国内知名学者,如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机构的专家。因此,该期刊在科研评价、职称评审、基金申报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6、投稿难度
投稿难度方面,《气候变化研究进展》被认为中等偏上。该期刊对稿件的学术质量要求较高,尤其注重研究的创新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初审通过后,稿件进入复审和终审阶段,专家通常会给出详细的修改意见,甚至可能要求多次修改。对于在读硕士或博士生而言,若无国家级课题支持,投稿难度较大,且部分作者认为其审稿较为严格,甚至有专家第一次复审就给出千字修改意见。
7、投稿注意事项和建议
(1)注意事项
注意稿件格式:作者要严格按照期刊要求撰写,包括题名、摘要、关键词、正文、图表、参考文献等。
注意语言:中文稿件需语言规范,避免口语化表达;英文稿件需符合国际学术写作规范。
避免一稿多投:投稿前需确认文章未在其他期刊发表。
(2)建议
选择合适的期刊:确保论文主题符合期刊征稿范围,提高论文发表期刊的几率。
(2)优化论文质量:在投稿前进行多次修改和润色,确保论文逻辑清晰、数据可靠,结论明确。
(3)关注审稿进度:论文投稿后,定期检查审稿状态,及时回复审稿一件,避免因拖延而影响论文发表周期。
(4)合理安排时间:由于审稿周期较长,作者可提前规划投稿时间,避免时间紧张影响论文质量。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是国内气候变化领域的标杆期刊,兼具SCI和国际影响力,适合追求国内评审认可与国际传播的研究者。投稿需注重数据质量、政策关联性,并耐心应对审稿流程。建议提前规划投稿时间(避开年底高峰期),并利用期刊的“中国视角”优势突出研究特色。
硬核推荐阅读